皇家永利,皇家永利网站

《古镇临涣,我们只知道那么多》出版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7日 点击数: 次 字号:【小】 【大】

近日,由余敏辉、马晓林、王利雪合著的《古镇临涣,我们只知道那么多》(安徽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版)正式出版。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在该规划中,淮北市濉溪县、相山区、烈山区划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核心区,柳孜运河遗址、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分别列入国家“大运河重要遗址遗迹考古发掘展示”和“大运河博物馆体系建设”;特别是濉溪县临涣镇列入“大运河古村古镇保护展示”和“特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之“运河古镇记忆传承游”,流经此地的浍河也列入“重点河段水体污染治理”。

该书作者之一余敏辉教授认为,作为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等称号的临涣,既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商贸重镇、红色名镇、生态水镇,又是一座令人神往的文化大镇,拥有众星捧月的名人文化、与众不同的茶馆文化、首屈一指的古琴文化、别开生面的宗教文化、独具魅力的农耕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回味无穷的饮食文化。

余敏辉教授还指出,临涣是一座魅力独具的运河要镇。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本》中有这样一段话,“柳孜运河遗址发掘的一批重要遗迹遗物,为了解、研究运河的形成、使用、淤塞、废弃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有力地证明了隋、唐、宋三个朝代期间,大运河通济渠段的流经路线、航运方式、货物运输等重要历史事实”。且不说“广陵散与柳枝词”、“百善”的得名就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有关联;也不说隋唐宋时期,曾经“庙宇九十九座,井百眼”的柳孜镇是归临涣县直接管辖的;还不说浍河是“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为疏通大运河重新开凿。它连接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是唐、宋、元、明等历代重要的水运路线,有‘运米百万及东南之乡,百物众宝不可胜计’的记录”;更不说“千年前的临涣,距隋唐大运河不远,或者它就位于大运河的岸边,当时的浍河水汇入了隋唐大运河”。就以现在临涣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距离中国运河考古史上首次大发现——柳孜运河遗址也就是10公里左右。可见,在一定程度上讲,临涣就位于隋唐大运河首期工程——通济渠(唐宋时期称作汴河、汴水)的岸边,是这条“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百货,悉由此路而进”的黄金水道中的一座运河要镇,在全线通航年代很可能每天都有许多官私船只停泊,商旅上岸入城投宿,或直接通过这里市易物资,只不过北宋灭亡之后长达700年之久的“黄河夺淮”的结果是,从洛阳出发的通济渠已“被无情的黄河水淹塞淤平”,曾经的“漕运帆樯去似飞”、“万尾鳞鳞汴岸舟”的壮观景象不复存在,连同当年通过“横斜三沟”成为四通八达的运河漕运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临涣,也渐渐为人所淡忘,甚至是不为人知了。另一方面,《宋史?蒋之奇传》载:“蒋之奇,字颖叔,常州宜兴人。……迁淮东转运副使。岁恶民流,(蒋)之奇募使修水利以食流者。如:扬之天长三十六陂,宿之临涣横斜三沟,尤其大也。用工至百万,溉田九千顷,活民八万四千。”从这段记载中可以提取两条重要信息:一是通济渠之水取自素有“一碗水半碗沙”之说的黄河,由于河水泥沙淤积造成河床持续抬高,极易引发洪涝灾害,导致沿岸民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为此蒋之奇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也就是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招募逃荒者兴修水利,供应他们饭食,“用工至百万,溉田九千顷,活民八万四千”;二是蒋之奇兴修的通济渠配套水利工程——临涣横斜三沟,“应在历史上早已自然形成了通航的沟渠,但在(宋)神宗时,又由淮南东路转运副使蒋之奇‘立项’予以改造,增添了灌溉农田、造福乡梓的水利功能”。至于大致范围,“基本就在铁佛、临涣、百善、四铺、孙町的隋堤与浍河之间”,而具体沟名,应是“长沟、杨柳沟和朱蒋沟”。还要进一步解释说明的,那就是“前面所述的临涣‘横斜三沟’,都是沟通通济渠与涣水的。从通济渠经‘横斜三沟’进入涣水后,在临涣的包河一直往南,至今仍保留着一条长达30千米的‘运粮沟’”,可见临涣就是当年通济渠漕运网络一个重要节点,“否则,此区区小沟,古时何能冠以‘运粮沟’之响当当的大名?”至于“运粮沟”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其实是通济渠漫溢时,“漕船南北逃生、转漕绕行的通道,不可小觑!”

(文图:大运河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审核:任唤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