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皇家永利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学校首页 >> 教育学院>> 学院新闻 >> 详情内容

学院新闻

教育学院2022年度人才招聘预公告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6日 点击数: 次 字号:【小】 【大】

一、招聘人才类别

教育学院现向海内外诚聘教育学和心理学各方向上的高层次人才,具体方向和要求见上方表格,其他方向也可。人才类别可对照以下条件并享受相应人才待遇:

(一)领军人才:符合安徽省教育厅、财政厅《皇家永利,皇家永利网站引进高校领军人才和团队的意见》中规定的一类、二类、三类人才标准。

(二)四类人才:著名科研机构或大型企业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科研成果突出的专家,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教授;海外著名大学副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三)五类人才:有博士学位,博士后和海外经历者优先;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具有正高职称者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近5年在本学科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专著,其中,自然科学类要求4篇(部)以上(含4篇,下同),人文社科类要求3篇(部)以上;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或在科研成果转化与服务方面取得突出业绩。教学、科研业绩成果特别优秀者,可“一人一议”。

(四)六类人才:经学校认定的紧缺或急需博士。

(五)七类人才:其他博士

(六)教育学院特殊儿童发展实验中心实验员1名。

二、相关待遇

1. 领军人才:具体待遇一人一议、一事一议。

2.四类至七类人才:引进的四类至七类人才享受《淮北师范大学人才引进待遇简表》中相应的安家费及购房补贴、科研启动费、教授(博士)津贴、成本价购房等待遇;其配偶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可在校内安排工作。同时,聘期(6年)内入选“相山学者奖励计划”,另可享受专项资助奖励经费4000-6000元/月。引进人才的具体聘期任务及待遇以双方合同约定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聘用人才的待遇另行约定)。

三、招聘条件

符合安徽省人社厅及学校相关文件要求。

四、招聘程序

按照省人社厅和教育厅有关人才招聘文件和学校人事处网站招聘通知上的相关要求执行。

其他未尽事宜,以淮北师范大学人事处招聘通知中规定为准。

五、联系方式

教育学院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561-3807668 13696605168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沱河东路8号 特教楼3楼,邮编235000

电子邮件:chzjn@126.com

教育学院简介

教育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教育心理教研室和1994年建立的教育系,2008年改名为教育学院。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高等教育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教育学为博士立项建设学科,2021年遴选为学校高峰学科,拥有教育学、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教育、应用心理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专任教师78名,其中,教授或正高职称13名,副教授27名,博士22名,在读博士7人。

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特殊教育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在2019年安徽省本科专业评估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均位列教育学类第一名;拥有学前教育教学团队、教师信息化教学团队、教育学教学团队等多个省级教学团队。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教科研项目70多项,发表高质量论文100余篇,2020年两篇ESI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3000多次;向相关教育部门提交高水平咨询评估报告20余份,出版专(译)著、教材40余部,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学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守正、慎思、笃行、至善”院训和“为人质朴、为学超越”院风,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努力培养基础厚、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近三年,主办国际学术会议2次、全国学术会议2次、全省学术会议4次,邀请国内外100多位知名学者前来讲学;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均达到99%以上,近百名毕业生考取知名高校研究生,17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学金及其他荣誉称号,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学院着力完善实验实践教学,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学院利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委500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400万元、安徽省支持特教专业建设300万元建成了2.3万平米特教大楼和2个教育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50多个实验室及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学院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与省内外3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大型企业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设有基础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特殊儿童发展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等。充分利用“国培计划”资源,提升师生实践能力。

学院依托研究生会、学生会及手工艺制作爱好者协会、大学生教学软件学习研究会等7个学生社团,以及淮海教育报、绿梦报等院办刊物,开展专业创新创业、读书演讲、专业竞赛、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能力。

(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综合大楼俯瞰图)

录入: 编辑: